占奕璐
最近,
常山縣供銷社收到一封“求助信”,寫這封信的人叫張水芝,是
常山縣喜霸王郢愛原生態農場的主人。張水芝和丈夫在2014年注冊了家庭農場,并把養殖基地建在了常山縣何家鄉何家村何家山背,同時在常山縣城里租了一間店面,用來銷售土雞蛋和殺好的雞鴨。
今年二月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市重要的路段都設了檢測點,大批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從早到晚在檢測點執勤,張水芝得知后,很想為他們做點什么。她和丈夫一合計,決定煮些雞蛋送給執勤人員,為他們驅驅寒。一個多月下來,夫妻倆共計送出了4萬余枚土雞蛋。
受疫情影響,前來購買土雞蛋的顧客少了,這讓張水芝犯了愁,一方面,土雞每天要產土雞蛋,銷路一旦沒了,買玉米和稻谷的錢就成了問題;另一方面,玉米和稻谷一直在漲價,雞鴨每天要吃1萬多元的玉米和稻谷。屋漏偏逢連夜雨,張水芝的公公又被查出得了肺癌,一家人頓時一籌莫展,養雞成本、店面租金、公公的治療費、孩子的學費,把這一家人壓得喘不過氣來。無奈之下,張水芝只好向常山縣供銷社求助,希望能夠獲得幫助,渡過難關。
張水芝的信在結尾處是這樣寫的:今年四月,我從兩家銀行貸款了15萬元,用來維持我的農場正常運轉,我想盡快把這兩筆貸款還上。
為了解決張水芝一家的燃眉之急,常山縣供銷聯社和“衢報通”決定先幫他們銷售一批土雞蛋。
火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