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降雪不達標 北京初雪仍未到
新京報訊 (記者鄧琦)昨日,延慶、房山、門頭溝等地陸續出現降雪,但總體為零星飄雪或小雪天氣,城區仍“一雪難求”,所以未達到今冬北京初雪標準。今明兩日呼嘯的北風將再度襲來,氣溫會繼續下降。
昨日凌晨3時左右,西部山區開始出現飄雪。凌晨3時15分左右,海坨山開始下雪,最初是小雪晶,隨后加大。門頭溝、房山等地隨后也逐漸降雪。
至下午14時左右,山區的降雪漸停。市氣象臺發布的7日2時至14時降水量(毫米)顯示,降雪主要出現在西部北部高海拔地區,西北部和西南部平均0.1,最大房山蒲洼0.9。昨日,城區仍未見雪花蹤影。
數據顯示,北京等我國北方部分地區已有兩個多月連續無降水。截至2018年1月4日,華北局部、東北局部地區有60~80天連續無降水。其中天津、河北、山東、甘肅、陜西等地共有35站達到極端連續無降水事件標準。
代表“北京天氣”的北京南郊觀象臺自2017年10月23日-2018年1月4日已經連續74天未出現有效降水(即日降水量≥0.1毫米),氣象學意義上的北京初雪遲遲未到。北京秋冬季持續多日無降水的情況近年也有發生,近十年最長無降水日為108天(2010年10月25日-2011年2月9日),歷史上最長無降水日達114天(1970年10月25日-1971年2月15日)。
今冬北京降雪是歷史最遲嗎?北京初雪記錄顯示,1954年以來,北京地區最晚初雪出現在1983至1984年冬天,初雪一直拖到1984年的2月11日才到來;其次是2010至2011年冬天,初雪日為2011年2月10日。
釋疑1
此次降雪為何不算北京初雪?
根據《北京地區初雪日定義》,北京地區初雪日是指北京市域內第一次出現較大范圍降雪過程的日期,滿足以下2個條件之一的第一個降雪日定義為該年北京地區的初雪日:1、全市20個人工值守氣象站中多于10個站點觀測到有降雪現象;2、城區5站(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觀象臺)均觀測到有降雪現象或5站中的3個或以上站點觀測到有降雪現象,且至少1個站降雪量≥0.1毫米。
釋疑2
近期北京是否可以迎來初雪?
市氣象部門表示,目前動力條件配合不完美,水汽條件不充足,降雪比較困難。
據氣象專家解釋,形成降雪需要有降水系統、較為充足的水汽及冷空氣三個條件。當冷空氣與暖濕氣流帶來的水汽交匯,且氣溫下降到一定的溫度,就能形成降雪。去年11月以來,北京以西北氣流為主,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偏西,不利于暖濕空氣輸送,水汽條件不足以使北京形成大范圍降雪。